王劲松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2025年1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对教育数字化进行专章部署。2025年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2025年5月,教育部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正式发布《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并提出,2025年是智慧教育元年,面对智慧教育新阶段,需要树立人才培养新标准,开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新时代工匠之师培养应积极推动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变革教育理念、体系、模式、内容、方法和治理方式,塑造“人工智能+教育+工程”(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 Engineering,以下简称AIEE)新形态。
AIEE模式通过三维创新破局,助力工匠之师培养精准匹配企业智能化场景对“AI工具应用+工程实践”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技术赋能层面,依托智能数据中台、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行业场景实时嵌入教学,构建“零时差”智能培养底座;教育重构层面,以“AI+工程专业知识+学科教学法”复合课程、“岗课赛证”融通机制及双师协同评价体系,培育“数字素养+工程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跨界师资;工程实践层面,借助“校中厂”实体产教共同体、AIEE学科交叉中心及企业真实项目,推动工匠之师培养在真实生产与技术攻关中积累工程经验。该模式形成“工具支撑—体系创新—场景落地”闭环,既破解传统培养模式的效率与质量瓶颈,又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企业项目参与度、教学案例更新速度及岗位适配度,为新时代工匠之师培养提供可复制的“样板间”方案。
AIEE 模式直击传统教学中“学情把握浅、内容更新慢、实训落地难”的痛点,以 AI驱动教学流程再造,破解“内容滞后”;以数据智能构建精准培养体系,突破“经验依赖”;以数字孪生打造智能实训生态,弥合“虚实鸿沟”。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重要作用,真正将“技术之变”转化为“教育之机”。通过与龙头企业协作,建立产学研“握手”通道,共同搭建AIEE 人才培养平台。依托工程实践真实场景,通过培养要素、培养机制、评价标准的系统性重构,打破 “学科壁垒”,打通“育用断层”,革新 “评价体系”,形成“技术为基、教育为本、工程为要”新时代工匠之师培养体系,打造更多示范性、标杆性项目,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集成”,培育更多“数字工匠之师”。
加快构建AIEE“本-硕-博”一体化工匠之师培养体系,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人才培养范式变革,打造AIEE新时代工匠之师培养“样板间”,加快职业教育领域专用大模型建设,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与职教教师教育场景的融合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工匠之师发展道路,为世界职教教师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职教教师教育体系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
(王劲松,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